老師的存在,一是幫助孩子實現他想象中的場景。二是幫助孩子理解樂高搭建的原理。
前一種要求老師的教學是靈活的。后面一種要求老師的教學是細膩的。所以一個好的老師不在于他的性別,而在于他的教學方式。
所謂靈活,就是指不能照著圖來搭建,如果在搭建汽車時,出現與圖上畫的不符合的地方,要能做“將錯就錯”,Z后還是搭出汽車來。所謂細膩,就是在孩子搭的時候要隨時觀察出他的不足之處,并指正。
比如我曾見過一個老師,他讓小朋友把兩塊積木連起來,小朋友照做了,然后這個老師輕輕地推了推其中一塊,跟小朋友說,你看,我輕輕一推就推動了,說明你這個搭得是不牢固的,搭多了就很容易倒。然后這個小朋友就明白了樂高的基礎搭建就是保證塊與塊嚴絲合縫。
如果一門學科是孩子們本來就不懂的,那么照著老師的畫畫瓢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樂高是一件孩子自己就能上手但是又有一些復雜原理蘊含其中的玩具,所以當樂高的老師是一件很難的事。在低幼的孩子入門樂高時,老師的細膩更重要。在入門之后,老師的靈活就變得更重要了。
樂高涉及的產品眾多,即使沒有老師教,隨著長大,懂的東西越來越多,愛樂高的孩子也完全可以自學成才。因此,樂高并不僅僅是兒童的玩具,它是隨著人知識儲備的增加,就能不斷玩出新意的東西,對成年人來說也一樣。如果操作熟練,樂高會是非常棒的親子玩具,可惜國內并無親子玩樂高的氛圍。
無論玩低幼的得寶系列還是上小學后開始接觸的機器人編程,樂高的意義并不在于你在比賽中取得多大的成績,而是你是否終生保有自我學習、自我創造的熱情,才能真的將樂高玩具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境地。